首页

搜索 繁体

云胡不喜(精修版) 第3o6节(1 / 3)

陶老夫人原本引着陶骧来说就是想让静漪也跟着出门看看光景的,这么一来,她想想媳妇的确顾虑得也是,就笑了笑,没言语。

陶因泽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陶因润和陶因清不明就里,一个劲儿地问为什么,她只是不说。过一会儿,趁众人不留神,她招手让陶骧过来,附耳低语。

陶骧看了她,道:“姑奶奶,我会看着办的。”

外头焰火绽放,映亮了屋内。

他看到静漪正透过玻璃窗往外看……

第二天晚上,静漪在陶老夫人处用过晚饭,预备等着送陶骧他们出门逛灯会去,她也回琅园歇着了。这一整天,瑟瑟因为要出门,不停地念叨,就盼着天快点儿黑。她在一旁听着,竟十分羡慕瑟瑟这小家伙。可是她去不得,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料刚出了萱瑞堂,便看到陶骧站在外头,看到她,过来拉了她的手,说:“跟我来。”

再往外走,便看到陶驷夫妇、麒麟儿和瑟瑟在前面一辆车边等着,见到她,两个孩子喊着小婶婶快上车,跟着便钻进车里去了。雅媚笑着挽了陶驷的手臂,向她摇手示意。

静漪看陶骧。

他给她开了车门,说:“奶奶说一年一回,出去看看,散散心也好。”

第390章 难分难解的局 (八)

“少爷,容我回去给少奶奶拿件厚斗篷吧。”张妈轻声说。

陶骧说:“老太太给预备了,车上有。”

静漪心里一暖。张妈不再说什么,扶了静漪上车。

张伯开车比平时更要慢些,出了陶家大门,往灯市去,一路上都热闹得很。虽天寒地冻,不减人们一丝闹花灯的热情。

静漪从车窗望着外头的热闹煊赫,不时和张妈说着话。

陶骧坐在她身边,听她说话。静漪本来话就不多,秋薇出嫁之后,她话就更少了。此时跟张妈说这说那,虽说都是因为看着街上热闹之处,有感而发,也显然是在家里闷了小半年之后,能出门实在高兴得很。

到了灯市,陶骧让张伯车子再开慢些。

外头人头攒动,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也能听见锣鼓喧嚣,那是远处的太平鼓。

静漪只觉得怦然心动,仿佛心底有什么机关被触动了似的,她转脸看向陶骧——他正望着外面,棱角分明的脸,被汇聚过来的五彩灯影映着,竟见了几分柔和……他忽然转过脸来,她来不及回避,他们便四目相对了。

陶骧说:“下车看看吧。”

“少爷,这里人不是不是太多了些?”张妈看着外头人挤人,便不赞成。虽说前头的车子早就停下来,陶驷夫妇一人牵着一个孩子的手,正在随扈保护下逛着呢,看起来并没不妥之处。

静漪看了陶骧。

陶骧说:“不远走。”

他没再啰嗦,开车门下了车,扶着静漪的手,让她下车。地面上虽有积雪,却也撒了厚厚一层黄沙,走起来倒不打滑。静漪小心翼翼的,陶骧也是。两人都走得极慢。

并没有走几步,来到一个很大的灯棚内,陶骧让她站下。

静漪抓着陶骧的手,仰头看着花灯,轻声道:“还真好看。”

两人站在一盏美人灯前,静漪看了灯,上头题着诗……就是那字写得细小,她看不清楚。

陶骧掏出一只眼镜盒子来给她。

静漪意外,拿了眼镜出来,呼出来的白汽哈在镜片上,眼前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到。她颈子上紧了紧。白汽消失了,她看到陶骧很认真地再给她系斗篷——斗篷帽子被扶上来,长长的狐狸毛抖着,齐着眉……她转开脸,看着灯上的诗句,却比先前更看不清了似的。

陶骧牵着静漪的手,就在灯棚里慢慢溜达,观赏这些精巧细致的花灯。

他忽然听到一阵笑声。

这笑声很耳熟。他站下,一回头,也微笑了——逄敦煌一身长袍马褂,戴着狐皮帽子,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逄敦煌本来正在灯棚里招呼往来的客人,这会儿看到了陶骧夫妇,筒着手晃晃悠悠地过来。他笑嘻嘻地问道:“今儿晚上有兴致出来逛逛啦?”

静漪看到逄敦煌,立即想到这是逄家的灯棚,于是她指着面前这盏美人灯,说:“这个好看。”

逄敦煌看着她比先前圆了一圈的脸上,架着圆圆的镜片,顿觉好笑,便看向陶骧,笑嘻嘻地说:“陶司令,太太说这个灯好看。”

陶骧嗯了一声,点点头。

“太太说好看,还不快掏钱么?”逄敦煌伸手。

陶骧一转脸,说:“小马,给太太拿上灯,咱们走。”

马行健立即过来把美人灯取了下来。逄敦煌作势拦着他不让走,还要收钱。

“省身你真是小气。”从棚内走出来一个红衣女子,也笑嘻嘻的。走近了,叫一声陶司令、陶太太。是任秀芳,身后跟着的是她的丈夫赵仕民

“我们是小本经营啊,军爷!”逄敦煌说。

“小气鬼,喝凉水。”静漪轻声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