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静漪特地让司机把车停在离医院大门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走两步从正门进去。这会儿又下起了雨,之忓给她撑了伞。进了大门,静漪就让之忓先走。
他们在之慎那里只逗留了很短的时间。她赶着来医院上班,匆匆忙忙地同之慎谈了谈。兄妹俩的交谈并不愉快。之慎强制性地要求她一同走,不允许她留下来继续工作。之慎大大发了一阵脾气,细数了眼下的形势和最近发生的这些恶劣的情况。她寸步不让,据理力争,兄妹俩争执良久,最终之慎让了步。
之慎可给她气得不轻。
她也知道之慎归程延后,大半是因为她的缘故,总也不能对九哥太过分。九哥也不赞成因为晴子,她卷入更危险的漩涡。
但有些事,来到眼前,她不能不做,否则是违背她的原则和良心的。
她看着之慎陡增的银发,不是不心疼。之慎承受的压力并不比任何人小。不过该她做的决定、承担的责任,她是不会退让的……之慎拿她没有办法,她是知道的。
静漪稳住心神,款步向前。
“十小姐。”之忓将静漪送到大楼里,才站下。
静漪点点头,说:“你要小心。”
“明白。”之忓撑着伞,转身疾步离开了。
静漪站在玻璃门内,望着之忓的身影,汇入前来就医的人流之中。今天天气不大好,人少了些……她发觉身旁有人注视,转脸望去。
第494章 番外二:思君迢迢隔青天 (四十八)
在她身旁几步远处,站着一位身穿明黄色洋装上衣的娇美少妇。她黑裙黄衣,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帽子上垂着半截网眼面纱,遮住了她的眉眼面庞,遮不住的是浑身上下的摩登气息——见静漪转脸看向自己,她走了过来。
静漪微笑点头。
这是已经许久不曾见过的黄珍妮。
黄珍妮微笑着伸手过来,“好久不见,陶太太。”
静漪听着,这“陶太太”三个字从黄珍妮口中说出来,真是从未有过的字正腔圆,且好听。她微笑,伸手同她的轻轻一握,说:“好久不见,杜太太。来就诊么?”
“是啊。你听说了?”黄珍妮并不避讳,见静漪示意她,她往静漪身边又靠了靠。两人终于近距离相对,也是难得的气氛友好平和。
“昨晚舞会上,遇到过密斯特杜。偶然提起来的。没想到今儿就在医院见到您了——身体还吃得消嘛?”静漪观察着黄珍妮的面色。近了些看,还是能看出黄珍妮面色憔悴。由此判断,黄珍妮必然是身体有些虚弱。
果不其然黄珍妮听她一讲,道:“吃不消。一夜里不知起来多少回,折腾的我整宿睡不着。恨不能一眨眼就天亮了。可是又不够睡,站在这里都要打盹儿了呢……实在太累了。”
静漪听她的声音果然是疲累得很,看看四周,问道:“密斯特杜呢?你不该是一个人出来的。”
“他哪里肯让我一个人出来?亲自去排队挂号了。你这里真忙碌,挂号排队都要排一阵子呢。我看见你,就过来了。”黄珍妮说着微笑了,看看静漪——她一身黑色的绸子旗袍,纤细婉约的样子,和她从前见过的时候,都不太一样了似的。她记得从前见了程静漪,总觉得她有一点点丰腴,不似如今,人瘦削了些,显得干练得多了……啊,程静漪还是胖一点更美。她心想。
静漪见黄珍妮微笑间似有点意味不明,也不去多想,问道:“妇产科几位医生都是很好的。”
“虽是这么说,我们也是特地来先问问你有没有在门诊呢。没想到程大院长不亲自坐诊,只好请别人来照顾我了。”黄珍妮微笑。
静漪说:“我也并不比别的医生更高明。放心吧,需要会诊,我一定会来的。”
“我知道。相信慈济医生是最好的,我才留下来。就是不知道孩子出生时,你还在不在上海了?”黄珍妮低声问道。
静漪笑笑,戏谑地问:“把自己和孩子交给我,真的放心?”
黄珍妮嗤了一声,说:“要是能选,我当然离你远些。怎奈如今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你在业内,口碑上佳。我不来找你,才是对不起自己和孩子。”
静漪脸上笑意加深。黄珍妮还是同从前一样,率直得可以。
“那就好。说不定我也有这个幸运,替你接生。”静漪笑着说。
“嗯哼……我听说你对日侨孕妇,也一视同仁,为此还引起一些争议。前阵子有人在医院门前示威,这事还上了报。我起先只是耳闻,后来跟几位太太打牌聊起来,再后来才看了报纸,仔细读读文章,原来如此。我本以为你会登报声明一番,没料到你就吃了这哑巴亏。”黄珍妮微微皱眉。
静漪淡淡地说:“这有什么好声明的?做医生的,在病人生死面前,考虑不来那么多的。”
她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当日的示威也没有引起混乱,反而是医院上下统统都站在她身边,让她感受到了支持和力量。如此齐心协力的慈济,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