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自称姓藤野的日本妇人。秋薇来了,正好陪太太见客。她们说是能应付,不要惊动您休息的。”张妈说。
静漪听到“藤野”二字,心一动,跟张妈点点头,说我去看看。
她走到楼梯边,往下一望,果然看到客厅里,坐在陶夫人对面沙发上、背对着楼上她的方向的位置上,有个穿着湖水绿色和服的日本女人。从服色到发式,都是很古典的日本女人才会穿着的。就算是在沪上的日侨,也很少作此打扮……静漪皱眉。她目光一转,看到了秋薇。秋薇坐在那日本女人右手边的沙发上。从三个人的状态来看,并不像是在交谈——静漪定了定神,款步下楼去。
听到脚步声,客厅里陶夫人等都抬头来看——静漪走得不疾不徐,一身黑色的洋装显得她人格外的端庄沉静些。人还未至,已然气势夺人。
静漪走下楼梯,还没站定,那日本女人已经转身过来,对她深深鞠躬,称呼她为陶太太。
静漪微笑还礼,说:“好久不见,晴子小姐。”
她看晴子的装束,已是少妇装扮,却也知此女不但身世复杂、经历更是坎坷,不知她如今是否果然已成婚,照旧称呼一声晴子小姐。
秋薇跟着起身,陶夫人却未动。但陶夫人看看静漪,便要秋薇同她去厨房看看中饭预备的怎么样了。临离开前看都未看晴子一眼,对静漪说等下你还要去医院,不要迟到才好。
静漪听出她逐客的意思来,微笑点头。秋薇也看着她,她以眼神告之不必担心,让她照顾好陶夫人。
等她们离开,她请晴子坐下来——晴子十分客气,待她坐了才坐。静漪这才仔细看她。晴子看上去比她印象中的那个清秀少女却好像原先的一幅淡雅的仕女画多着了一层色彩,深重是深重了好些,样子却还是那个样子,容貌体态都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她并未听说晴子在上海,而此时两国交战,当然日侨的身份眼下是不同些,可晴子这般前来,必是事出有因的。
晴子被静漪打量着,也仍像是初次见她时的局促,脸是渐渐红了的。
静漪下楼来见她之前,对她的来意多有猜测。此时见晴子的样子,却并不像来意不善。既然如此,她也先从容待客。
“您来舍下,有什么要紧事么?”静漪温和开口。
“对不起,陶太太。”晴子开口先道歉。
她还没说什么,静漪只听她这句话,便觉得晴子的中国话是精进了许多的。她还记得当年匆匆一见,晴子那有点蹩脚的中文……她给晴子续了茶,说:“晴子小姐,有什么话,既然都来到我这里了,不妨直说吧。”
“陶太太,您要当心。”晴子说。
第451章 番外二:思君迢迢隔青天 (五)
静漪也给自己倒了杯茶,并不看晴子,问道:“要当心些什么呢?”
她细白的手托了茶杯,适宜的茶温和香气,让她觉得舒适和放松……抬眼望着晴子,见她笔直地坐着,亦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
“我恐怕会有人对你不利。因为你是陶桑的太太,是程总司令的妹妹,还因为你的慈济医院,在救助伤兵。我赶过来告诉你,如果可以的话,请你尽快离开上海到安全的地方去。”晴子有点急切,语句甚为零碎。也因为急切,她的面庞愈加透出红色来。见静漪的沉默,她急忙从手袋里取出一个信封来,“这是几封密电,你看到内容,就知道我没有骗你。陶太太,请相信我。陶桑对我有恩,我……”
“所以晴子小姐这样来舍下,也是告诉那些暗中看着的人,这里是他们不能轻易动的,是么?”静漪并没有去打开那个信封。信封是精致的素色棉纸印上清气的樱花,半点墨迹都无。她不知道里面究竟装着什么,也不想妄加揣测。从前她也不是没有接到过这种信封,每一次都不是什么好事。而晴子的身份,她也并不确切掌握。只知道藤野晴子和已经命丧黄泉的金润祺的养父,已经是侵华日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仅就这一样来说,晴子的一举一动,必然受人瞩目。况且再留意晴子身上的细处,她总觉得晴子的地位必然不同以往,此时拜访不可能单纯只是为了提醒她及时离沪。
这一判断,除了靠她捕捉蛛丝马迹,还凭借身为女性的敏感和直觉。
更何况这情形似曾相识……只不过当时她更年轻,面对的也是更加咄咄逼人的女人。
静漪说:“晴子小姐,谢谢你的好意。牧之若得知,也必定感谢你在这个时候仍能顾念过去的情谊。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的帮助。”
晴子望着静漪平静的面孔,好一会儿才说:“陶太太,您既然这么说,应该也非常清楚,如果没有陶桑,今天恐怕世上已经没有晴子这个人。您对陶桑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您安全。您安全,陶桑才安心。不要因为我的国籍,拒绝我提供的一点点帮助。我没有能力阻止战争,但设法保护朋友,义不容辞。”
静漪也望着晴子。她不能说听到晴子这番话,一丝感动也无。
“晴子小姐,谢谢你。”静漪说,“并不是因为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