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7章(2 / 2)

所以赵匡胤为什么要提章邯?

章邯又没有黄袍加身,撑死算降楚后被封关中王,还只是三秦之一。

难道赵匡胤是在提醒她, 就像之前刘彻提醒她违规言论那样?

可讲述汉高祖的往事, 怎么也不可能违反史实相关的规则。

章邯……

秦念幡然醒悟。

赵匡胤是在提醒她不能跳过章邯!

章邯是秦将, 而她是秦始皇后人,她跳过章邯不提极为不合理!

【嬴政:武将?】

果然!

祖龙这就搭话了,就是不能跳章邯!

秦念对赵匡胤好感+1。

她虽然不喜欢宋朝,但宋朝皇帝干的那些缺德事,准确点说跟宋太祖关系不大。

第二任宋帝是宋太祖的弟弟, 而不是他的子嗣。

【秦念:之前入错行了, 他是天生的顶级将才, 不是文臣。】

出于谨慎,秦念没有提及章邯任少府一事。

从史实的关联度来说,章邯任少府显然与祖龙或胡亥更接近一点。

………

嬴政了然。

秦念说的彼章邯就是此章邯。

顶级将才。

善。

章邯虽然有点懵,但更多的还是喜悦。

无法跻身于顶级文臣,顶级武将也极好。

留名后世!

【刘彻:章邯降楚之后,被项羽封为治咸阳以西,定都废丘的雍王,兵败于从故道袭陈仓的高祖。】

刚接受自己入错行的章邯目瞪口呆。

他输给了刘邦?

那个总是兵败被围,随后取走韩信军队的刘邦?

那他算什么顶级将才?

………

刘邦知道刘彻这是在替他说话。

他对此很感动,但希望刘彻不要说了。

一则秦念这人明显的吃软不吃硬,这么做只会被其视为挑衅。

刘邦已经见识了秦念说话能有多难听,实在不想再得罪他。

二则……

【秦念:还定三秦是韩信的计策,刘邦只是个执行者,说难听点算裨将。】

《史记》记载:“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秦念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无需半点心虚。

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倒并非史实,最早出自元朝戏曲。

史书只记载了烧毁栈道与从故道还。

【秦念:这边建议你不要随便往日常被围、天赋点在逃窜上的刘邦脸上贴不该有的金。】

【刘彻:……】

裨将?

岂有君王给将军当裨将之理?

刘彻很想反驳,但又觉得不太好反驳。

感觉反驳也会被天幕当成谎言。

于是只能沉默。

【刘邦:彻儿啊,你有为吾美言的心意吾知道了,但下次就不要美言了。】

【刘彻:……】

刘邦心里苦。

“日常被围”、“天赋点在逃窜上”。

不能让史官改史,天下黔首也都看得到天幕。

这两个评价……

刘邦仿佛体会到了韩信体会过的冤屈。

他是偶有败绩,但败绩的对象是项羽啊!

韩信能够攻克那么多城池,是因为他刘邦在直面神勇无二的项羽!

但话又说回来:

韩信跟项羽正面交锋的唯一一次是垓下之战。

赢了。

【秦念:刘邦被项羽封在巴蜀汉中当汉王后,按张良的建议烧毁栈道,以示没有东出之心,故而章邯没有防备。】

知道秦念的解释是为嬴政解惑,张良却皱起了眉头。

秦念本可不提及他的名字,却偏偏多次提及。

这显然是不死心。

还是想劝嬴政用他。

张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毕竟他又做不了什么。

刘邦应在被押往咸阳的路上。

项氏一族都在关中栎阳,此时定然已为嬴政派兵所围。

秦念不提陈胜吴广的出身,必是认为他们对暴秦不会造成威胁。

张良冷着脸拿起刀。

削去竹简上为墨迹所糊的部分。

【秦念:刘邦,你说是拜没有统军经验的韩信为大将军,实则并没有给出军队的指挥权限。直到以还定三秦之策确定韩信的能力,又在彭城兵败于项羽被迫逃窜之后,才允许韩信去收编残军阻击楚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