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炟本想说“世家豪强势力最为集中”。
但这么说有把所有世家豪强都视作叛贼之意。
犹豫间,他还是改成了秦念之前提过的土地兼并。
【秦念:如果你现在派使者清查地方隐匿了多少土地与户口,你觉得世家豪强出身的儒家官员是会配合你,还是以“与民争利”的借口阻止你,甚至是重演刘秀时期的群盗并起?】
【刘炟:……】
刘炟如遭雷击。
“与民争利”正是儒臣阻止他施行官盐铁、均输平准的理由!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善待儒家官吏并不是对百姓的仁德。
而对于秦念之问,刘炟心中已有了答案:
儒臣不会配合他,若他强行清查,则必然引发“群盗并起”。
【秦念:你善待那些为权贵豪富牟利、治国上却一个比一个无能的儒臣,是你在犯蠢吗?】
【刘炟:……朕错了。】
刘炟惭愧。
他性格就是有些许仁懦。
但他的优点是知错就改,且不会盲从他人。
秦念几句话就揭露他的过错,刘炟没有为自己作任何争辩。
【秦念:认错态度这么好,朕倒是不好骂你了。】
秦念知道历史上的刘炟就是这么听劝。
建初元年,刘炟派酒泉太守段彭讨击车师,大破车师后接回戊己校尉耿恭,第二年又罢伊吾的屯田,等同于放弃西域。
班超撤至于阗时,上书要留屯西域,刘炟同意了。
之后班超想要平定西域,刘炟多次接受班超的求援,派兵支援他。
李邑谎称“西域之功不可成”,诬陷班超在外享乐时,刘炟也明辨忠奸,将李邑交给班超处置。
班超维持着东汉对西域的影响力,为汉和帝刘肇时期再次打通西域奠定基础。
【刘炟:……】
这话刘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他知道秦念口中的“无能儒家官吏”所指是谁。
此前刘炟在朱晖的劝阻下停止均输平准与盐铁官营,然而一段时间过去,朱晖等人却始终给不出解决财政不足的办法。
刘炟因此决定施行此策,朱晖却说他这么做就不是明主。
他发怒斥责朱晖等人,这些人却不认错,反倒自行下狱,意指他是无道之君。
此前刘炟也担忧重启这些政策,会如武帝时期那般致使百姓穷怨。
但现在刘炟明白了:
错不在他,朱晖等人反对此政,纯粹是因为他们全是世家豪强出身!
既然这些人自行下狱,刘炟决定不会下诏让他们出来。
就算他们老死在狱中,天下人也知道错不在君王,而是他们“为权贵豪富牟利、于治国无能”。
若他们又自行出狱,想必也没有脸面再留在朝中。
【秦念:面对群盗四起的局面,刘秀是怎么处置?】
【刘庄:阿父派使者前往各郡国,允许群盗相互揭发,五人共斩一人,可免罪;不追究拖延、回避、放纵盗贼的官吏,只看讨贼的成效;也不追究有盗贼却不收捕、畏惧弃城的州牧、郡守、县令等官员,只追究隐匿不报者。】
刘秀脸色更加难看。
他知道这是分而治之,代价就是他必须放过大部分“群盗”,以及不追究所有与“群盗”勾结的地方官吏。
如此一来,恐怕也难以处置发起动乱的世家。
【秦念:成效呢?】
【刘庄:官府竞相追捕,盗贼解散;阿父将贼首迁徙他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此后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刘秀叹了口气。
果然,没有处置“郡国大姓”。
【秦念:也就是达成阶段性的抑制豪强,实际上是被迫妥协,只处置贼首,不追究从犯。】
关于汉光武帝度田是否功成,一直是众说纷纭。
从成果来看,只有一句“牛马放牧,邑门不闭”,也就是治安环境好转。
没说度田结果究竟如何。
“贼首迁徙他郡”,秦念觉得这些群盗的贼首应该是各地世家豢养的私兵,也算是阶段性抑制豪强。
史书记载“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说明度田成为东汉常制。
这次度田也让汉明帝刘庄攒够对匈奴转守为攻的资本,得以收复西域。
但只迁贼首,换言之就是汉光武帝只是对作乱的世家略作削弱,但没有动摇世家的根基。
当世家豪强与当地官僚集团形成利益共同体,度田令就再度成为一纸空文。
此时却不再有第二个汉光武帝连杀十几个郡守来遏制豪强。
【刘庄:……】
刘庄欲言又止。
他想要为阿父辩解,但他知道这次度田实质上是妥协。
即便那是不得不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