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24o节(1 / 2)

“我也知道,您一直非常看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此也成立一家科技公司。”

谢尔盖点点头,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东大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发展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对他们这些靠卖油的国家,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东大对石油的需求量太高,而且每年都是呈指数级增长。

就像他们也在谋求转型,减少对于出口石油的依赖。

“我们成立公募,也是为了发展新能源产业。”

陆良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对新能源产业的看好。

哪怕现在全年的销售只有50万台,但他相信很快就会突破500万台,甚至更多。

咛德万亿市值,给予他足够的信心。

一家主营动力电池的企业,都能有这么高的市值。

五年后,整个市场绝对增量非常夸张,毕竟市场又不是只有一家咛德,还有比亚迪,天能、超威等动力电池制造商。

咛德时代只不过约占有市场的19,还有81的份额在外。

一辆电车最重要就是电池,任何有野心的企业,都会把自产自销,打造全产业,设为终极梦想。

五菱能在两万多价位乱杀,就是靠着自产自销。,比亚迪能把【秦】的售价,压到15万以下,也是靠自产自销。

东大人口众多,无论什么产业,只要市场发展起来,都会卷到极致。

自产自销是强而有力的王牌,哪怕不打价格战,也能利益最大化,不会受制于人。

更重要的还有技术,好东西、新技术只会自家人用,流出去的都是二三代产物。

特别是一些头部企业,比如咛德时代,众所周知,磷酸铁锂是他们的拳头产品。

但陆良如果不是股东,也不会知道他们还在研发一款,名为麒麟的超性能电池。

据说是介于三元锂电与磷酸铁锂之间,体积利用率高,能量密度更大,这两项数据都在说明续航更强,更持久。

如果陆良以后亲自造车,他有很大把握把说服老曾,把最新技术掏出来给他用。

毕竟他是咛德的股东,还是不管事的董事会成员,老曾会给他这个面子的。

谢尔盖听闻,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他相信陆良眼光,如果新能源市场增量真这么迅速,那么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小国是没有选择的权力,也无法遏制大国的行为,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他们能做到的只有顺势而为,不被时代淘汰。

他想到了风险对冲,投资陆良之余,或许还可以投资东大的其他新能源产业。

特斯拉肯定要投,毕竟陆良都举牌了,现在股价更是突破600美元。

比亚迪也可以考虑考虑,还有东大这些新能源新势力,也可以投一投。

反正没几个钱,就当是广撒网。

哪怕投资失败也是一件好事,说明新能源没发展起来,石油依旧是绝对的主流。

第265章 地球榜一

陆良愕然,没想到,还能帮蔚来跟理想拉来投资。不过见到谢尔盖这么有兴趣,也就告知李冰李响的联系方式。

之后,双方谈了谈后续合作的细节,他们打算拉满,保底投资不低于50亿美元。

具体多少就以陆良为准,可以说给予他足够的信任与支持。

一直交谈到傍晚,谢尔盖回到酒店,更换衣物准备参加今晚的宴会。

“计划赶不上变化。”

陆良目送他们离去,

一时,心中百感交集。

思科的车联网技术没看到,反倒拉来一个强而有力的底座。

公募流通性强,所以需要底座,充当定海神针,以免突发意外,造成资金挤兑。

一开始,这个底座,陆良是预留给魔都人社局,以及国资小新等国家机构。

打算跟他们签署五年合同,结算前,不得提前赎回,确保不会被突然抽资。

只是现在,陆良改变了想法,公家钱,不好拿,特别是关乎民生的资金。

他打算引入主权基金,让他们占大份,以此来制衡魔都人社局与国资小新。

营造一种奇货可居的感觉,免得公家倒反天罡,以为是陆良在占他们便宜。

其实是陆良给他们机会,不是他们给陆良机会,要认清自己的地位。

“陆总,七点了。”

这时,温超上前提醒。

大会第一天,乌镇将举办欢迎晚宴,今晚七点半开始,为期一个半小时。

“回去吧。”

陆良微微顿首,也回到酒店,换上深色的西服。

来宾一千多人,汇聚一堂,其中不乏六级以上的干部。

老马一经出场,成为最靓的那颗星,外国领导环绕,待遇超人一等。

小马哥更有钱,企业体量也更大,却没有老马的待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