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皇城使大多是宦官来当,他还当得有滋有味。”
“可他能向今上告状……”
一句话令几个纨绔子沉默了。
薛寒还在原处:“秋六姑娘借一步说话,我有事询问。”
他这般光明正大,把热闹从头看到尾的众人反而没往旁处想,对秋蘅印象不错的甚至为她捏把汗。
“薛大人要问什么?”在离众人有些距离的空旷处站定,秋蘅问。
“其实不是有话问,是想让秋六姑娘有个心理准备,韩子恒的案子快要定了,今上……是个念旧情的人。”
秋蘅微微低头,好一会儿道:“多谢薛大人告知。”
“还有,以后秋六姑娘多加小心。若发现韩子恒有意报复,就给我传话。”
秋蘅默了默,看着薛寒的眼睛:“薛大人太过周到,我不知如何回报。”
少年的眼眸黑而深,如山间夜色,令人看不分明。
“秋六姑娘不必有负担。”薛寒语气顿了顿,显得真诚一些,“我就是喜欢插手不平之事,嗯……怜贫惜弱。”
秋蘅:“……”
这理由,甚至不如那纨绔子说他想英雄救美有说服力。
她且信了。
毕竟不能扒开他的心,看他真正的心思。
“那我先过去了。”
薛寒目送少女走回去,很快被一群女孩子围住,微微垂了眼向靖平帝所在的棚帐走去。
第23章 结案
秋蘅被一群小娘子围住,香风萦绕。
“秋六姑娘,那位薛大人没有为难你吧?”
“秋六姑娘,我按着你那日写的香方制作香佩,香味总是不对……”
“秋六姑娘要不要加入蹴鞠社啊?”
……
不远处,秋松一脸震撼:“大哥,二哥,你们看到了吗,六姐蹴鞠好厉害!”
那么高,那么小的风流眼,随便一脚就踢进去了!难怪打他那么利落。
秋枫没有吭声,望着被掩住身形的少女,心想:六姐在外面竟这样受欢迎么?
“二弟、三弟还要不要蹴鞠?”秋杨心中也是不平静的,没有多深印象的妹妹突然变得鲜明起来。
“不了吧,又没六姐踢得好。”
兄弟三人回到棚帐,秋松就迫不及待说起来:“祖父,我们在那边看到六姐了,六姐蹴鞠可好了,赢了满堂彩。”
“真的?”永清伯笑着看向长孙秋杨。
“六妹很受欢迎。”秋杨笑道。
永清伯长舒一口气。
他就知道,没看错那丫头。
接下来的龙舟赛热烈非凡,再无风波。
回到永清伯府,秋蘅喊住秋三老爷。
“父亲,今日听朋友说城外大福寺的香火很灵验,女儿想去上香。”
秋三老爷没有犹豫应下来:“爹爹陪你一起去。”
“多谢父亲。”
转日秋三老爷骑马,秋蘅带着芳洲、青萝还有乳母王妈妈一同乘坐马车,前往大福寺。
青萝是分到冷香居的婢女之一,这些日子也熟悉了。
一路上车窗帘几乎没放下,秋蘅兴致勃勃看风景。
王妈妈最近吃胖一圈,心越发柔软了,看着秋蘅的样子就觉得心疼:姑娘这么多年在南边乡下真是委屈了,京城许多地方都没去过。
大福寺香火鼎盛,知客僧很是周到,一行人留在寺中用了素斋,继续游玩。
寺庙建在山上,风景美不胜收。见女儿流连忘返,秋三老爷乐呵呵陪着,直到天色晚了回不了城,干脆在寺中住上一晚。
第二日临近晌午,一行人才回到伯府。
老夫人听说后,气得灌了一壶凉茶。
以前是小儿子一个人跑出去喝酒,现在是父女二人一起跑出去疯玩,那她免了六丫头请安算什么?
但想想那丫头的邪门,老夫人免不了膈应,只能眼不见心不烦。
反正伯爷说了六丫头的事他做主,要是那丫头惹出乱子,就让伯爷操心吧——老太太赌气想。
又过几日,韩子恒的案子再次开堂。
公堂上,秋蘅看到了印有手印的一份证词,是随云县一位坐堂大夫的证词。
从京城到随云县,车马虽慢,加急信件却用不了多长时间。
秋蘅拿着那份证词,久久没有言语。
“秋六姑娘看好了吧?”京天府尹问。
“看好了。”
“这证词是当地官府调查过,亲自看着那大夫签名画押的。秋六姑娘若还有异议,可传那位大夫进京来。”京天府尹语气还算温和。
秋蘅心中却冷,垂了眉眼令人辨不出情绪:“小女没有异议。”
京天府尹听了这话暗松口气,看了殿前都指挥使韩悟一眼。
韩悟也松口气。
虽然结果不会有变化,可秋家丫头若坚持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