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o1章(1 / 2)

就在这时,一架马车从城门口出来,城门守卫毕恭毕敬,马车周边更是有不少护卫随行。

驴车下的几个妇人登时兴奋起来,不止他们,排着队的百姓们见到那马车后也有些骚动。

李氏便问:“这是怎么了?”

几个妇人忙道:“这是隐王府的车架,听城门前面的人说,马车上的人应该是隐王妃!”

是刚刚听过一耳朵的隐王妃,能跟君后被百姓放在同一个阶层,还颇得民心的人,李氏夫妇面面相觑,正犹豫着要不要下车行礼。

隐王府的马车已然走近,几个妇人都安静下来,还都提醒大家,“听说隐王妃不喜欢铺张,隐王妃没有亮身份,我们也别瞎咧咧!”

她们说话这么大声,看书的少年自然不是真的耳聋,在马车要路过时,他放下书卷,幽黑的眼睛看向缓缓驶过的马车。王府的马车虽大,却远远不似先前出入的京中贵人车架奢华,表面看着反倒有些朴素。

隐王府的马车很快离开城门,往京城外而去,一队护卫守在马车两侧,看去极小心谨慎。

少年看着远去的隐王府马车,难得没有将心神放回书卷上,而是有些呆呆地看了一阵。

身后还是几个妇人小声八卦的声音,“听说隐王妃在京郊有个田庄,也常去那庄子上住。”

“听说他还会养猪,还会种菜,比我们都厉害!”

“还有还有,听说小太子很喜欢他养的猪和菜……”

诸如此类越说越离谱的话,让少年缓缓回神。他并非没有听说过朝中这位隐王妃,毕竟他也读过这么多年书,大哥又在京中做官,但说到这个地步,他摇了摇头,俨然并没有相信这些传闻,默然牵驴上前。

不多时,驴车入了城门,几个京郊的妇人跟李氏挥手告辞,远处有人叫出少年的名字。

“李知远!这里!”

少年愣了下,抬眼看去,就见一个穿着青袍官服的青年在人潮拥挤的街上笑着朝他招手。

这是他大哥的同乡兼同窗,如今也在京中做一个小官,被唤做李知远的少年牵着驴车过去,就被青年极热情地拍着后背揽住肩头。

“好小子!几年不见,长这么高了?伯父伯母都还好吧?你大哥还在忙,让我来接你们!”

驴车上的李氏夫妇闻言也下车跟青年寒暄一阵,青年笑得很开心,这就领着他们去住处。

“走吧,李兄早已经安排好住处,就等伯父伯母和李家弟弟入京了,正好就住在我隔壁!”

李氏夫妇热情地回着话,打听着他们在京中这半年过得如何,青年有来有回地回着话,那少年李知远格外的沉静,牵驴跟在身后,口中时不时默念一句书上的诗文策论。

几人融入熙熙攘攘的街道,与许多初入京城的人一般,在这大晋中心的京城中毫不起眼。

将近日落时分,隐王府的马车到了京郊的庄子,护卫掀开帘子,极俊秀的锦衣青年弯身下来,潋滟生光的桃花眸望向庄子门前时,门前温家妹子温云雀忙牵着孩子迎接。

“拜见隐王妃,正好,奴婢已经让人准备好吃食热水……快,你们两个快过来拜见王妃!”

自新帝登基,回京几年,几乎是在北狄长大的云雀早就换回了自家的姓,又在隐王和隐王妃的主持下嫁给一个年轻的举子,如今那举子在桃山学堂教书,正好谈轻手下缺人手,她便帮忙看着村里的棉花厂。

这几年云雀一直在替隐王府做事,是看着祥贵妃的遗骨被迁出皇陵,与宁安公主一同葬入京郊公主坟后,她才忙起自己的亲事。

隐王和隐王妃一直记得宁安公主临终前的叮嘱,温硚又还在隐王府做事,云雀的亲事是他亲自把关,确定后才请隐王和王妃做主的。

这不,温云雀与举人成亲三年,龙凤胎也有两岁了。

刚两岁,还是小小一个的,走路都不太稳,两个小团子绕在云雀膝后,圆润又可爱,又都是听话的,呲着牙就要上前磕头行礼。

被唤做隐王妃的谈轻桃花眸一弯,笑了起来,漂亮又惹眼,他忙俯身拉起两个小胖墩。

“好了,我又不是头回来,不用磕头,都进去吧。”

云雀哎了一声,见谈轻不介意,就由着两个小胖墩缠着谈轻,一个抓着衣袖口齿不清地喊着漂亮王妃,一个眼巴巴地叫着要糖。

谈轻笑了笑,一个接一个地摸了摸头,让向圆拿糖来分给他们,便带着众人进了庄子里。

他这趟来,一是京城待腻了想出来走走,二是顺路看看前段时间试种的水稻长势如何。

大晋水稻一直都是有的,就是产量不高,这几年谈轻就是在琢磨提高作物产量的事,但水平不够,这些年朝堂中又培养出来不少出色的农人,才一点点把产量提上去了。

天已经快黑了,谈轻也就不着急去地里,牵着两个小胖墩回了卧房,换了衣裳吃了饭,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去的地里。或许是京城气候到底不太适合种稻谷,长势不算好。

他试着用了一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