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9章(1 / 2)

见小女儿握着宣纸,圆圆的眼睛一直看着自己,康熙摸了摸他的小脸,道:“今年沙津亲王会过来,乌西哈想要一起见一见吗?”

亲王入京,乌西哈一个格格是没有必要去见的,可沙津亲王来自老祖宗的部落,康熙便想带她去看一看。

乌西哈一边小心地卷起阿玛给自己写的福字,一边问道:“沙津是谁呀?”

小格格对各位亲王实在很不熟悉,太皇太后生前虽与她聊起过自己的故土,但斯人已逝,老祖宗熟悉的亲人几乎都已葬在了那片大草原中,那里活着的亲人多是几年才能见一次的子侄辈,实在不知从何去说。

因此她说得更多的,还是她年少的往事——甚至就连往事都有些记不清了,还需要苏麻喇姑帮着补充。

小格格对于亲王的了解都来自京城这些宗室亲王,还以为沙津也是她的叔叔或者伯父。

康熙笑了笑:“这倒是不用。”

虽沙津的祖父巴达礼与老祖宗是堂兄妹关系,算起来康熙与这位沙津亲王也未出五服,但到底隔了这么远,康熙再怎么看重蒙古,也没打算让小女儿像喊裕亲王恭亲王一般称他一声伯父。

康熙:“你唤他沙津亲王即可。”

话虽这么说,但康熙见小女儿这般不了解,又忍不住为她多介绍了几句。满蒙联姻这么多年,随便一位贵族往上数都是与他们爱新觉罗家有关系的,正如这位沙津亲王,不仅他的祖父与太皇太后是堂兄妹,他的额吉格也是太宗皇帝的孙女,也就是康熙的堂姐。真要论起来又算是康熙的堂姐夫。

小格格没听几句就被绕晕了,她的眼睛眨巴了几下,干脆搂着阿玛的脖子,试图转移话题:“阿玛我们来念书呀。”

她听不懂嘛。

第112章

后宫中对于这位亲王的到来也纷纷有些议论。

不过与康熙更多考量的是科尔沁左右两翼势力此时举动的含义相比, 后宫女子看待蒙古亲王的到来角度较为不同。毕竟太祖那会,满蒙就已经有了联姻的传统,甚至先帝的两任皇后都来自科尔沁部落,就算是当今皇上, 后宫中也有不少蒙古妃子。

既然如今科尔沁部落右翼势力更为强盛, 那么沙津亲王此次前来若是想为科尔沁右翼求一个皇上的亲生女儿, 倒也说得过去。

其中三公主的生母布贵人最为紧张。

毕竟二公主在康熙二十年的时候便与固伦淑慧长公主之孙乌尔骨举行了初定礼,只待成年后嫁入蒙古。也因此在固伦淑慧长公主待在京中这些日子, 除了十格格,二公主便是与其相处最多的人,荣妃虽仍有不甘, 但对于二公主与淑慧长公主的相处是乐见其成的。

大公主在去年塞外巡行时也已被皇上许给了科尔沁郡王奇他持之寻般迪,大约一两年后便会出嫁。从皇上如今剩下的女儿来看,就只有如今十五岁的三公主适合与人商议婚事。

不过在有些人眼中, 科尔沁左翼与右翼本就是一个部落, 只是属于不同分支, 短期内如果没有别的因素,皇上是不会下嫁两位公主过去的。

因此大多数人还是更相信沙津亲王此举乃是袭爵后向皇上表忠心。

皇家女儿, 就算抚蒙已是她们不可避免的命运,但也没有蒙古来自挑选的道理。

六格格宽慰了三公主几句。

三公主和布贵人一样, 性子软,母女两人常年都是身居宫中闭门不出,也就六格格因一些机缘巧合与她关系好些,平日里除了像今日这样几位格格都在的情况,三公主是不参与任何人的聚会的。

就像现在,明明只有她们姐妹几个,可三公主却还是挺直了腰, 只坐了凳子一小块地方,大多数时候都沉默寡言,仿佛没有这个人一样。

只有提到她的时候抿嘴笑一笑,却又很快敛了笑意,似乎有些局促。

众人也习惯了她的样子,并没有在意,自顾自地聊起来。

大公主虽是皇上的养女,但在皇上和皇太后那里都是能排上号的人物,二公主更不用说,即使荣妃近些年已经不得宠了,皇上有时候也会去那里坐一坐,看看二公主如何。

也就六格格与自己不怎么受重视。

不过在三公主看来,六格格虽与自己一样,生母都只是个贵人,处境却要比她好很多,因为六格格还有个做宠妃的姨母,而她却什么也没有。

三公主出生之时,正是仁孝皇后难产去世的第三日,当时皇上沉浸在发妻丧去的悲痛,对于她这个新出生的女儿毫不在意,赏赐也是内务府早就自备下的,这宫中皇上的态度代表了一切。可以说这些年,除了后宫里那些无儿无女的庶妃,根本无人在意过布贵人这个孩子。

这些年来三公主从来没怎么办过生辰,只因布贵人担心皇上会因为她的生辰想起孝诚皇后的忌日。于是每年都只有御膳房一碗冷了的长寿面,以及自各宫送来的,大概是由宫人们按照规矩备下的并不厚重的生辰礼。

布贵人有时候也会垂泪,想若是自己没有把三公主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