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妮又蘸墨提笔,一边在板子上写嘴里一边念着:“科学的意思,是指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和研究,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获得的知识体系。”[2]
她先将这个词的含义完整地给刘据又念又写了一遍,待放下笔后,果然瞧见了一张懵然的小脸。
沈乐妮笑着,指着板子上的长句子继续讲道:“通俗一些来讲,就是指咱们人啊,对这个世界的山川河流、草木、动物,对脑袋顶上的天,对脚底下踩着的地,还有对人所生存生活的环境、也就是社稷,甚至是对人的思想的了解和钻研,通过观察、做实验等等方法,来获得的一类庞大知识。这样理解了吗?”
刘据认真听着,半晌眼睛遽然睁大了些,恍然地点了点小脑袋:“夫子,据儿懂了。科学之意,说的便是人对天下间所有事物的钻研,通过观察和试验等一些方法获得的庞大知识。据儿说的可对?”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沈乐妮满意地颔首,夸道:“大皇子真是聪慧。”
刘据腼腆地抿了抿小唇瓣,道:“是夫子教的好。”说完,他看着木板上的某个地方,提出疑问:“夫子,什么是知识体系?就是您说的庞大知识的意思?”
沈乐妮想了想,温言对他道:“大皇子暂且就这样理解吧,等大皇子再长大几岁,夫子再给大皇子细讲。”
孩子始终才七岁,一下塞太多现代知识,怕他消化不了啊。
刘据似有所悟道:“欲速则不达,据儿明白了。”
沈乐妮牵着唇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悟性。
她继续讲道:“总之,科学是一门复杂且全面的学问,就类似儒学,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一门高深全面的学问,自成体系。”
刘据安静且认真地听沈乐妮说着,末了出言问道:“为什么会有这门学问?”
“因为科学可以使得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也可以使国家变得更繁荣富强。”
刘据一听,有些讶异道:“科学,可以使大汉更加兵强马壮、社稷更加风调雨顺、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他以前学的那些有趣的小知识,竟有如此强大之能?
沈乐妮肯定了他的疑惑:“可以这样说。”
刘据露出更加茫然的神色,不禁开口问了句为什么。
沈乐妮耐心道:“因为,
科学可以促使技术的进步。只要技术不断发展,国家就会愈发强盛。大皇子只需记住这两句话就行,等您长大了,会有所悟的。”
刘据虽然不是全部都听懂了,但还是从其中抓出了重点,夫子想让他知道,科学很重要,技术也很重要。
于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将这两句话一字不落地记在了心里。
然后刘据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沈乐妮,又用脆生生的声音响亮道:“据儿想学科学,请夫子教授!”
他要学会很多关于科学的东西,长大了帮父皇!
沈乐妮笑眯眯道:“没问题。接下来,夫子便给大皇子做一个小实验。”
说到实验,刘据的两条小眉毛都扬了起来,显然对这个非常感兴趣。
沈乐妮先是拿过琉璃瓶,将之摆在讲桌正中央,然后将火折子点燃,捏着另一头,将正在燃烧的那头慢慢塞进了琉璃瓶中,另一只手拿过布将瓶口连着她的手一齐遮盖住。
“大皇子请仔细看瓶子里的火焰。”
刘据依言睁大眼睛看向那琉璃瓶瓶身内。
只见原本燃烧的火折子,没一会儿竟渐渐熄灭,再也烧不起来。
-----------------------
作者有话说:[1][2]“科”、“学”释义以及“科学”含义取自百度。
第177章 因为鬼怪作祟
刘据一下就把眼睛睁大了,圆圆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没有风也没有雨,火为什么自己熄灭了?”
沈乐妮笑着道:“在夫子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想问问大皇子,可听说过若是把烛火放进地窖这类封闭黑暗的地方,烛火不多时便会自己熄灭?”
“据儿听说过。”刘据道。
他也不是每日都只学经史子集,偶尔夫子们也会给他讲讲奇闻趣事,劳逸结合。有时候会听身边的一些宫人黄门讲一些鬼怪之谈,他若是好奇,也会询问两句。
“那大皇子可知火熄灭的原因?”沈乐妮微笑着反问道。
刘据有些犹豫,望着沈乐妮,不知该不该说。
沈乐妮鼓励他道:“大皇子只管直言。”
刘据轻抿一下唇,将自己所闻告诉了她:“据儿听旁人说,火之所以熄灭,是……是因为鬼怪作祟。”
他知道父皇早年因为方士欺骗过他的原因不太喜欢鬼神巫蛊之说,所以宫里比较忌讳这个,一般没有人敢肆意谈论。
“那大皇子觉得,真是这个原因吗?”沈乐妮轻言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