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另一只手抬起青梅的下巴,眼神幽深地说:“把嘴张开。”
赵小杏在拖拉机等了一会儿,看到红着小脸的青梅自己回来,她故意问:“你俩干什么去了,顾团长呢?你怎么脸蛋又红了?他怎么这样呢?刚不还夸他会疼人,就这样疼啊。”
“别明知故问,说一堆有的没的。”
青梅臊着小黄脸说:“你信不信回去我把你衣服上的大眼珠子都给拆了?”
青梅出的主意挺好使,自从在衣服后面缝了大眼珠子,赵小杏已经许久没有享受过战斗鸡的攻击,天降鸟粪也少多了。
“嘁,谁没亲过嘴似得。”赵小杏顿时老实了说:“走吧走吧,这次换我开。”
六月挖完土豆,就要给水稻施肥打虫,等到九月份就要收割。
这三个月,青梅忙的脚跟打后脑勺。
拖拉机手看起来轻松,实际上也很辛苦。
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空闲时候老有知青在田埂边上喊口号给他们加油,又是敲锣又是打鼓。
青梅还跟赵小杏吐槽:“有这个力气咋不帮着割稻子呢?”
她戴着草帽,脖子上系着一圈白毛巾已经黑了。
整个人猫腰在田地里割稻谷。别人累的奄奄一息,她眼睛贼亮,看到稻谷根有动静就飞扑过去。
赵小杏在边上看青梅又抓住一只稻田蟹,揣在屁股后面的网兜里,不明白地说:“这东西一点肉都没有,你咋就那么喜欢吃。”
青梅抓起一把稻谷继续割着说:“你不懂咱村河蟹的美味。”
改革开放后,东河村的稻田蟹家喻户晓,是在稻田里自然养殖。个头不比大闸蟹大,却极其鲜美。
后来还有了“东河村稻田蟹”的品牌呢,那时候可就不像现在在地里抓到随便吃。
赵小杏偶尔也能抓到三两只稻田蟹,她嫌弃没肉都给青梅吃,青梅每天干完活的唯一慰藉就是这个。
知青们敲锣打鼓打完气,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绿豆煮了水,给干活的乡亲们祛暑气。
三伏天刚过去,秋老虎又来了,青梅热得不行。
“青梅同志,你喝点绿豆汤吧。用我井水镇了半天,特意给你留着的。”
王丽雅捧着大海碗,头上的解放帽已经换成三角巾,脸上的傲气经过几个月的磨炼,也消失不少。
下乡一趟,脱胎换骨,见到耕地秋收的艰苦场面,她深知自己曾经的短浅,对乡亲也客气了。
但青梅不喝。
她甚至往旁边走了几步。
王丽雅尴尬地说:“别人都有,没给你搞特殊化。”
青梅咽了咽吐沫,烈日当空,喝点也好,她重新走过去:“那你先喝一口给我看。”
王丽雅无奈先抿了一小口,然后把碗捧起来说:“你看,没事的。”
青梅这才过来接过大海碗咕嘟咕嘟喝下去。
真舒坦!
王丽雅扭捏地看着她喝完,其实她把自己那一份绿豆汤也给青梅加进来了,不然青梅喝不上这么多。但王丽雅不说,青梅也不知道。
王丽雅觉得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不动声色地对人好,而不是在别人面前耀武扬威。
王丽雅把空碗接过去,走了两步转过头,叫住青梅,满脸羞愧地说:“青梅同志,从前的事真是对不住。”
青梅早就翻篇了,那点事不至于老在心里横着,那日子没发过。而且最后受伤害的又不是她。
青梅帅气地挥挥小手:“得了,不提了。”
王丽雅眉开眼笑地说:“那我能跟你交朋友吗?”
青梅拿着镰刀慢慢转过头说:“还差点劲儿。”
王丽雅往后退了一步说:“那、那我再等等。”
青梅说:“行。”
晚上回家,青梅先在桶里泡泡脚。上面全是泥土。
也难怪王丽雅原来会骂农民同志是泥腿子。
赵五荷走进来,把墙上的挂历撕下去一页。
指着上面的日期说:“还有三天就是十月二号,是你结婚的大喜日子。那头跟我说该准备的也准备的差不多,你感觉怎么样?”
青梅干活累的魂都要没了,幸好今天是最后一天秋收。
她的脚泡在水桶里,上半身瘫在炕上,喃喃地说:“一点真实感也没有,我居然要结婚了。”
赵五荷说:“你们是明天去拿结婚证?”
青梅说:“嗯,说好明天他来接我。”
赵五荷笑着说:“太好了,拿完证后天就能办婚礼。你总算名正言顺地成为我的儿媳妇了。”
青梅对即将到来的新婚之日又是期待又是忐忑,顾轻舟让她不用操心,安心秋收。
她在劳作之余,内心里还是很想念顾轻舟的。
一晃一个月没见到。
她眼睛往上瞥到天上皎洁的月亮。
那天会平安无事的吧。
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