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后光影影影绰绰,只听一声含糊回应,片刻后又长吟一声,显然伸了个懒腰。
“谁?”赵佶的声音道。
“项弦,”赵构说,“驱魔司副使,探花郎。”
内里不闻应答,片刻后又是几句听不清的抱怨,末了一个女声说:“进来,你父皇已醒了。”
赵构才带着项弦转过屏风,见郑皇后正在侍奉赵佶,赵佶一身白袍,睡到此时方醒,项弦抬头,与道君皇帝对视。上一次见他,还是两年前于驱魔司就职时,项弦从楚地前往开封,奉家中之命投与郭京麾下为国效力,被驱魔司正使带着,见了皇帝一面。
“嗯,是你,项弦,我记得你。”
赵佶今年四十有三,保养得极好,皮肤嫩白,终年不见天日,毫无操劳之感,虽至中年,却依旧如三十来岁的男子,又因心情愉悦,成日与书画山水、音律打交道,三不五时还要蹴鞠骑猎,养尊处优,一副清庸之相。
“项弦见过官家。”项弦知道赵佶不在乎繁文缛节,便站在御榻下行礼。
“说罢。”赵佶每天只抽这点时间与皇子们见面,稍后他就要往后院去用早食了。郑皇后服侍他起身,赵佶光着脚,拖着白色的裤腿,边走边伸懒腰,到屏风后去洗漱。
项弦看了赵构一眼,赵构忐忑不安。
屏风后的皇帝开始漱口,也不催他们。
项弦以眼神示意:我要说了哦。
赵构马上道:“父皇,项弦刚从大同府回来。”
赵佶懒懒道:“燕云十六州情况如何?”
赵构说:“儿臣在不久前,得到一个情报,乃是有关所谓上古遗物‘天命之匣’……”
郑皇后闻言“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不知是嘲笑,还是好奇。
赵佶漱过口,衔了一块甘草,又在屏风后更衣,赵构则被项弦充满威胁地盯着,只得将金国为何占着燕云十六州,久不归还,完颜宗翰率两万兵马重重围困佛宫寺等事详细说了。
“……所以,儿臣以为,金人如此大费周章,定是为了寻找这‘天命之匣’。”
赵佶终于说了句话:“最后你们找到了不曾?”
赵构看了眼项弦。
项弦答道:“是,臣已找到了,但并非郭大人所猜测,内里不是传国玉玺。”
赵佶换了一身月白绣山川星辰纹路道袍,转出屏风,朝项弦一伸手。项弦不明其意,看着皇帝双目。
“呈上来啊!”赵佶冷冷道,“还等什么?”
赵构:“父皇,事出突然,天命之匣,他没能带回来。”
赵佶听到这话时,冷哼一声,转身朝着殿后去,赵构跟在后头,带着项弦,跟随皇帝脚步,离开了崇文院。童贯随后追上,大批人马摆驾,跟随皇帝到花园内,那处早食已摆好,琴姬就绪,于园中以山水奇石围出皇帝用早饭之处。
数十名皇子与帝姬在奇石园外等候童贯宣召,要进来见皇帝。
项弦知道只要赵佶坐下,自己与赵构就要被赶走了,让赵构这么慢悠悠地铺垫,再也没有说下去的机会,只得不顾赵构脸色,说道:“但臣听见了天命之匣内的声音。”
“哦?”赵佶被勾起几分好奇之心,问,“声音?”
童贯识趣,将皇储赵桓拦在了外头。赵桓眉头深锁,注视园内的项弦与赵构。
第8章 道别
项弦:“陛下,天命之匣中,乃是一个人头,自言乃上古时间之神所化,能断过去与未来一切事。”
这下正投了赵佶所好,只见他入座,稍倾身道:“一个人头?”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之事。项弦答道:“正是,此头名唤倏忽,为臣揭示了三件事,其中一事,与大宋之未来息息相关。”
“说。”赵佶便道。
“金国气数将尽,”项弦先拣几句好听的说,以瓦解皇帝的戒备心,“金国在不久之后,将败于更北方的鞑靼人之手,完颜宗室落得尽屠的下场。”
赵佶先是一愣,继而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说:“有意思。”
赵构听到这话时,总算松了口气,只不知项弦会以何等方式来提醒皇帝大宋即将面临的危难。
“我大宋呢?”赵佶端起一杯清茶,语气放松了些,又问。
“但在金国覆灭之前,完颜氏将南下入主中原。”项弦站直了身体,说,“大军不日间便将抵达开封城下,届时开封城破,百姓血流成河。赵家宗室将被掳至北方会宁,被牵羊献俘为……”
赵佶的表情先是从轻松到错愕,再到震惊,与项弦听见倏忽的话时的表情变化毫无区别。
“大胆!”童贯最先喝道,“项弦!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赵佶却没有当场发怒,修得一身好涵养,大笑起来。
赵构听到这话时就知道完了,园内虽有奇石屏开,声音却无阻拦,外头等候觐见的皇子与帝姬们听得一清二楚,尽数震惊无比。
“继续说。”赵佶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