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纯手工打造,一点一点磨出来。
作为厂里唯一的七级钳工,于师傅有资格骄傲,哪怕脾气不好,又臭又硬,令一些厂领导又爱又恨,却丝毫不损他在厂里的地位。
年龄渐大,近些年于师傅已经不收徒弟,厂里面也体谅他,自觉不再安排人过来,因此一开始孙长平被安排过来,于师傅还奇怪。
再加上看孙长平年龄不小,于师傅就想拒绝。
快三十岁的人,现在才开始学钳工,之前还没什么基础,要不是于师傅知道厂领导不敢耍他玩,都要觉得厂领导是在故意刁难他,才给他安排这样一个人过来。
后来得知孙长平的来历后,于师傅恍然大悟,于是欣然接受,甚至看在孙梦毓的面子上,爱屋及乌,于师傅教导孙长平十分用心。
用心的结果就是孙长平忙的和陀螺似的,没有一刻停歇,哪怕下工都在学习上班时记在本子上的知识。
孙长平知道自己没有基础,相比其他的工人他差太多,虽然心中发虚,但为了不丢孙梦毓的面子,他咬着牙坚持,碰到不清楚的地方,厚着脸皮追问工友同事,之前看不进去的书也硬逼着自己看。
短短半年写的字比他过去二十多年写的还多,已经记完整整五个大本子,铅笔都写完一捆。
每回看到翻阅完毕的书和写完的本子,孙长平心中有着浓浓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但有得必有失,孙长平不是长袖善舞的人,也不算聪明,全副心力放在专业技能上,和其他同事的关系只能说认识,看着脸熟。哪怕是和其他于师傅的徒弟们的关系也只是不远不近。
而于师傅其他徒弟们看着孙长平则心绪复杂。
他们这群人跟着于师傅短的有三四年,长的有六七年,因此对于师傅的习惯和性格,他们不说了如指掌,但五六分了解还是有的。
表面上看于师傅对孙长平态度严厉,要求严格,时常骂人,好似十分嫌弃孙长平,但实际上呢。
从基础开始,手把手教导,每回孙长平问问题,哪怕再骂人笨,问题愚蠢,依旧会在最后告诉孙长平原因,时不时还让孙长平亲自动手实践,指点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哪像他们一开始,就是让他们在旁观看,要是敢问基础的问题,于师傅能把你骂得狗血淋头。
对比太过明显,很难不生出嫉妒。
“到底是师傅亲自教导,不一样啊。”摸着孙长平刚焊接完的接头,于心安酸酸的说。严丝合缝,不突兀明显,摸起来还有些光滑平整,这样的技术,他当初跟着师傅半年后才开始学,结果人家半年已经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