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沪上人家[年代] 第121节(1 / 3)

指下脉象,如轻刀刮竹,艰涩不畅。

这是瘀血内阻,癌肿阻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滞之象。

邱秋心下一沉,肝癌晚期。

且病症严重,邱秋伸手按向他的腹部,僵硬如石。

“几天没大便了?”邱秋急道。

季乐山伸手比划了一下,笑道:“七天。”

程老师一听急了:“你没用药?”

“用了,我这是阳虚寒凝,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我给自己开了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你们也看了,没啥效果。”

“针灸呢?”程老师问这话时,已经掏出了自己的针包。

季乐山摆手,表示没用:“我这不是最近才大便难解,有一年多了,刚开始用药、针灸都有用,慢慢地,身体便产生了抗药性。”

邱秋蹲身挽起他的裤腿,小腿一按一个坑,浮肿严重。

“您把温脾汤合半硫丸的组合方子,写给我看看。”邱秋说着,直起身,掏出兜里的小本本和钢笔,递给他。

季乐山伸手接过,拔下笔冒,开始写道:大黄15克,附子15克,干姜10克,人参30克……

药量配比之大,邱秋看得蹙眉。

一味药一味药琢磨过,邱秋又看了看季乐山的面相、舌苔,再号了下脉,提笔写方子,附子6克、干姜8克、肉苁蓉15克、火麻仁30克……

递给程老师:“立马抓药,熬上……”

季乐山一看跟他开的药大差不差:“我吃药没用……”

“不吃,灌肠。”邱秋冷着张小脸,催促道:“快点!”

五天不大便,人就难受成什么样了。

一周,再不大便,憋不憋死她不知道,但各种并发症肯定要找上门了。

程老师能怎么办,药开了,咱们就试试呗,所以他拿着方子转身便走。

中医药大学有自己的附属医院,亦有自己的研究所。

他一走,紧跟着上课的铃声便响了。

季乐山让邱秋赶紧去上课,邱秋没理,走到炉子旁,将火拨得旺旺的,搬了三张长条凳放在炉子旁,示意他脱衣服躺上去。

说罢,解开腰间的针带,唰的一下摊在书桌上,取出酒精小瓶,捏出一个棉球消毒。

季乐山盯着针带里长长一排,数百枚金针,看得双目发亮,“邱秋,你这多少枚啊,什么型号都有吗?”

邱秋脑中琢磨着等会要刺的穴位,对他的话没有一丁点反应。季乐山一看,便知今儿遇到医痴了。

听话地脱了衣服,将军大衣、厚棉裤、线衣线裤等全垫在凳子上,只着一条花裤衩,躺在了三张长条凳上。

邱秋伸手拂过针带,取了自己先要用的十来种型号,棉团挨个儿擦过,抬手捏着一枚,刺入脐中上4寸的中脘穴,此穴可调理脾胃,促进肠蠕动。随之是横平脐中的天枢穴,治疗便秘显著;正线旁开2寸的大肠募穴,可培补元气,温通经络,对阳虚便秘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腹部穴扎完,接着下肢穴位,足三里可促进排便;大肠下合穴治疗肠道疾病;丰隆穴化痰祛湿,促进肠道气机通畅,缓解便秘……

扎上肢穴时,魏岩找来了。

见邱秋在施针,没敢打扰,悄悄退出去,到旁边的教室借了三个炉子来,分别放在季乐山左右前后。

停针四十多分钟,四个炉子烤得季乐山口干舌燥。

针刺的地方又疼又胀,随之又热了起来。

他都快分不清了,流窜在体内的热意,是炉子烤的,还是针灸的效果。

邱秋让魏岩给他泡杯橘子皮水,刺激胃液分泌,有助于肠胃蠕动,减轻肠胃负担。

魏岩泡好水,搁在雪里冰了会儿,偷偷溜到自家教室外,让人从地上的箱子里给他拿把干稻草。

折了根稻草当吸管,喂季乐山喝了半杯。

时间到,刚一收针,程老师捧着放温的汤药、夹着用具进来了。

灌肠这事,便用不着邱秋了。

留魏岩在里面帮忙,邱秋避到了室外。

汤药刚灌进去七八分钟,季乐山的肚子便咕噜噜叫了起来,屁一个接着一个放,汤药伴着大便都要喷出来了。

程老师忙将军大衣往师兄身上一披,拿起门后盆架上的搪瓷盆往地上一放,解吧。去卫生间,来不及了。

伴着一个个响屁,大便喷射而出,妈啊,熏死人。

程老师和魏岩忙将窗户一扇扇打开。

邱秋把大衣兜帽往头上一戴,冲进了院里,味道太大了,很快把另一个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给招来了,隔窗问清情况,丁宜春朝淋雪的邱秋招招手。

邱秋慢慢挪过去,丁宜春看得都要气笑了:“作为医生,这种情况,你以后只会常遇。”

邱秋讪笑:“这不是暂时用不着我吗。”

“肝癌晚期啊,他这种情况,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药?”罗老师问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