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同住,眼下姜浩言要说,他自然洗耳恭听。
&esp;&esp;姜浩言道:“如今天已入冬,北方严寒,愚兄前日才从北周归来,这北地风光与我大齐别无二致,今至下关,我等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北上,过北周去向北燕,二是向西,入西梁,转而南下入蜀,而后去南越,南楚亦或是回大齐皆可选择。而且北周北燕偏僻之地,无论江湖宗门亦或是世家门阀皆不在两国之内。”
&esp;&esp;徐子东一听江湖宗门世家门阀顿时来了兴趣,也不管选哪条路了,问道:“姜兄,兄弟山野之人,第一次出远门,江湖宗门,世家门阀是为何物?”
&esp;&esp;姜浩言有些诧异的看了看徐子东,这少年啥也不懂就敢出来走江湖?
&esp;&esp;放下心中所想,姜浩言耐心的解释起来:“如今七雄并起,各国都要拉拢江湖势力,江湖宗门的地位比之大新高了无数倍,是以大小宗门林立。
&esp;&esp;不过真正厉害的却只有那少数几家,南楚霸刀门,西蜀蜀中剑阁,西梁密宗,这些都是江湖一等一的势力。
&esp;&esp;至于世家门阀天下当有八家,传承千年,朝代更迭,世家不灭,朝廷换皇帝还要问问世家的意见,当真是好大的威风。”
&esp;&esp;徐子东一听:“奇了怪哉,换皇帝关他世家鸟事?”
&esp;&esp;书生模样的姜浩言虽然觉得徐子东说话粗鄙,却不讨厌:“还真关他鸟事,世家子弟多在朝为官,相互扶持,把持朝政,天下读书人多出于这些世家,朝堂之上全是世家人,要换皇帝怎么都得世家点头,至于寒门子弟,哪怕再有学识,只要不是出生世家,那就不能为官。
&esp;&esp;所幸我大齐姜氏本就是世家之一,知道这弊端,如今开科取士,便是给了寒门子弟一条出路,其余六国哪有科举之说。”
&esp;&esp;“大齐姜氏,大齐姜氏,姜兄你是皇室之人?”
&esp;&esp;姜浩言顿觉失语,又觉得这小子关注点老是与众不同,选路线要来问世家,说世家,又来问姜氏,搞不清楚他在想什么,打个哈哈道:“我算哪门子皇室之人,不过就是个姜氏旁系子弟,不然能跟兄弟你来这里喝他娘的西北风?”
&esp;&esp;徐子东觉得是这个道理:“也对,他娘的皇室子弟要是都你这副德行,那大齐早他娘的完蛋了。”
&esp;&esp;一旁姜浩言脸都黑了却是不好发作,总不能说我还真就是皇室子弟,还是大齐文成帝的亲孙子,当朝皇帝的亲儿子吧!
&esp;&esp;只能佯装生气道:“徐兄弟看不起我?”
&esp;&esp;插科打诨,调笑几句,徐子东与姜浩言瞬间亲近了不少,来日姜徐二人若是不反目,必是那青史之上的一段佳话,可惜世事无常。
&esp;&esp;徐子东急忙拍马道:“哪能啊,姜兄你武功盖世,天下第一,你当皇帝都是屈了才,该去天上当神仙才是。”
&esp;&esp;姜浩言哪里不知徐子东在损自己,不再纠缠直言道:“闲话不扯了,东子,往哪边走?”
&esp;&esp;姜浩言称呼一变,徐子东也改了口:“老姜,你都说的这么明白了我还能说什么,反正去哪里不是去,就往南走,我听那些走江湖的镖师说‘北方女子太野,不如那江南女子滑嫩’,老子也没见过,也去见识见识。”
&esp;&esp;姜浩言嗤笑道:“瞧你那点出息。那就这么决定了,明日往西,去西梁。”
&esp;&esp;第二天,四人起了个大早,吃了早饭,向西而行,不几日,便到了西梁御金关。
&esp;&esp;御金关乃天下第一大关,大新一统天下之前,有五胡乱中原,再之前为大汉。
&esp;&esp;大汉之时北方金帐国并未一分为二,国力强盛,经常南下入侵中原。汉武帝提兵三十万与金帐国大战,击杀金帐国王于御金关一带,金帐国自此十数年不敢南下。
&esp;&esp;汉武帝命人修建御金关,取抵御金帐之意。举全国之力修建的天下第一雄关,屹立至今。
&esp;&esp;当年缓过劲的金帐再次举兵,到了御金关之后,满是绝望,游牧民族善于野战,短于攻城,一道御金关生生挡住了金帐铁蹄,保住了中原长久太平。
&esp;&esp;金帐自此不再南下,若非末代汉献帝昏庸,撤了御金关守军,哪会有五胡乱中原一事。
&esp;&esp;四人来到御金关外,徐子东望着那矗立的雄关,心生感慨。
&esp;&esp;这几日,徐子东向姜浩言学习识字,他徐家祖上的兵书剑谱倒也基本读的全了,徐家老祖本就不是读书人,写的兵书多是口水话,与贩夫走卒说话一般无二,书名叫《半身戎马记》。亏得都是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