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54节(3 / 3)

一样,当年我只是一介深宫妇人,碍于礼制,没什么时间和机会亲自教境文,才让那些人得手,如今有我和你在,完全可以在发现苗头不对时,及时处理,不会让廷君也受人蒙蔽。”

柳明月也是打心里不赞成让一个刚到上小学年纪的孩子,早早登上帝位,被迫早熟,只是当前的形势如此,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她也想过,自己要多承担些,会尽量让孩子少承担一些,还计划着要为其争取自由空间,让他能有机会出宫见识见识宫中的民生景象,而不是一直长于宫中。

柳明月所说得这些,郭锦秋显然也考虑过。

“母后说得这些,儿臣也曾想过,可是如今少了父皇的帮衬,母后为操劳政务,已经十分辛劳,不能再让廷君拖累母后,您是儿臣与廷君最大的依靠,绝对不能累坏了身体,而且在儿臣心中,没了父皇,您比这世上的任何人都更有资格坐这个皇位。”

这是郭锦秋的真心话,她不想让儿子这么早就当皇帝,固然存有私心,不想让儿子早早就成为各方势力的针对目标。

同时也担心儿大不由娘,怕徐廷君会像他爹那样,长大了不听亲娘的话,反倒听信外人的挑唆,与他皇祖母生嫌隙,早早的就想争权夺势,耗尽情分,也落得个凄凉下场。

她婆婆这些年的所做所为,不仅充分证明了其能力,也足以让人相信,她真的是个大公无私,不贪恋权势的上位者,是真的有资格坐这个皇位。

郭锦秋坚信,只要她婆婆好好的,她与两个儿子就能好好的,只要她儿子将来不出大差错,即便能力平庸些,这皇位迟早还会回到她儿子手中,婆婆当皇帝,比她丈夫当皇帝可靠,也比她儿子当皇帝省事、省心。

柳明月叹了口气道,“女子在这个世道受尽限制与约束,别看现在有批朝臣愿意支持我,可事实上,这个阻力其实非常大,我也知道,让廷君小小年纪就登帝位,对他而言,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可朝廷讲究的是个名正言顺,我不想看到朝廷上下,因为这么一个名分的事情起纷争,耽误正事。”

郭锦秋毫不犹豫的回道,“只要母后正式坐在皇位上,就能名正言顺,这天下的臣民和百姓,都曾受到母后执政所带来的恩惠,谁都没有资格否认母后的功绩。”

郭锦秋嫁进宫中近十年,一直跟在柳明月身边,亲眼见证了曾经那个贫穷落后的大安,如何在她婆婆开始临朝后,一年发展得更比一年好,乃至到如今的盛世景象。

可以说,都是从少女时期开始,就跟在柳明月身边的郭锦秋和冯氏姐妹,是这世上受柳明月思想观念、性格与行事作风影响最大的三人。

与此同时,她们对柳明月的认可与推崇,也无人能及。

婆媳二人正在说话间,苏福亲自过来禀报,说是二公主求见。

柳明月愣了一下,才想起这个便宜女儿,皇上病重之后,有及时召在京城之外的公主进京,离京十年的二公主方才因此而得以回京。

只是二公主回来后,先是与其他兄弟姐妹位一起为先帝侍疾,后来则是忙于守灵,柳明月不召见,她就一直没机会在私下里来见柳明月。

如今先帝的丧事告一段落,新帝首次临朝辞帝位这样的大事,这位完全是迫不及待的赶来见柳明月。

被拦在外面,等通报后才被领进来的二公主冷着脸,心情十分不好,要知道在她嫁人离京前,她进出自家母后所住坤元宫,从来都不用什么通报。

行了个礼后,二公主就满脸热切的看着坐在御案后的柳明月。

“母后,儿臣听说廷君侄儿不愿当皇帝的消息了,他不愿意当,刚好可以让弟弟当啊,弟弟可是您的亲生儿子,父皇隔代传位,本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弟弟才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这样相当于是拨乱反正。”

听对方自顾自的说完后,柳明月语气平淡的回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